News center
新闻动态
了解较新实事,掌握较新动态
近年来,随着IPv6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,IPv6地址的监测与管理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痛点。IPv6地址长度有128位,地址数量庞大,缺乏语义标识可读性差,由此带来了安全以及管理上的问题。传统的地址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IP扫描方式,逐个遍历检测网络中IP地址的可达性和活跃状态,但IPv6海量的地址空间让全网遍历扫描变得不再可行,急需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IPv6地址的监测管理。
本文将介绍常见的IPv6地址监测技术,并分析各技术手段的优劣势,探讨如何基于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方案。
一、网络嗅探技术
网络嗅探是一种通过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的方法来监测IPv6地址的技术,即我们常说的“抓包分析”。常用的嗅探工具如Wireshark,可以实时捕获网络上的IPv6数据报文,通过协议分析,从报文中提取出IPv6地址信息。
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实时性强,能够即时捕获网络中的IPv6地址,且具有详细的地址信息,可以获取到每个数据报文的完整内容,包括IP地址、端口、应用层数据等。但需要在网络中部署专业的IP嗅探设备,对现有网络和业务有一定的入侵性,改动风险较大。
二、主动扫描技术
主动扫描是通过向网络中的每个可能的IPv6地址发送探测包,以发现活跃IPv6地址的方法。比如Nmap是一个常用的主动扫描工具,支持IPv4/IPv6地址的扫描探测,能够发现网络中在线IP地址及资产情况。
主动扫描技术可以灵活配置扫描策略,针对全量或局部地址空间进行针对性的扫描探测,只要网络可达,就能发现隐藏的IP地址或资产,并实现全网监测统计,覆盖面广泛。但面对IPv6庞大的地址空间,遍历性扫描往往要消耗大量时间,检测效率低下,不能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,并且主动发包也会对网络运行造成影响,该技术需要谨慎使用。
三、流量分析技术
流量分析技术是通过在网络边界或关键节点处部署流量监控设备,捕获经过的IPv6流量,从中提取IPv6地址信息的方法。流量由是由网络中正在传输的数据报文组成,从流量分析获取的地址一定是活跃的IP地址,该技术可实时监测流量,最大程度真实呈现IPv6在线状态。
这种方法属于被动分析技术,不会对网络产生额外负载,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,并且可以持续监控,获取长时间的IPv6地址数据。但需要在网络关键节点部署额外的监控设备,成本投入较高,同时只能捕获经过监控设备的流量,采集的IPv6地址信息可能不够全面。
四、设备监控技术
设备监控技术即通过多种方式对接路由器、交换机等网络设备,从设备上获取IPv6地址相关的数据信息。该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:
1、SNMP方式
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(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,简称SNMP)从网络设备中提取IPv6地址信息。网络设备通常会通过SNMP协议提供接口配置和邻居表信息,可以获取到终端IPv6地址、终端MAC地址、上联设备、上联端口、VLAN等。该方式需要开放相关网络设备的SNMP读取权限。
2、Telnet/SSH方式
通过telnet/ssh方式登录网络设备,使用命令查询路由表、邻居表、转发表等,从而获取到接入的IPv6地址相关信息。相比于SNMP,该方法采集的IPv6地址信息更加全面和完整,但需要提供设备的登录账户/密码等敏感信息。
设备监控技术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功能,无需额外硬件,成本较低,同时能够获取到更丰富的IPv6地址状态信息。但需要开放一定的设备管理权限,若缺乏专业知识,可能造成误操作,对网络设备及业务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性风险。
总结
IPv6地址的监测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。不同的技术手段各有优缺点,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下的网络规模、设备支持情况以及监测目标等因素。在具体应用中,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需求,选择一种或多种技术手段结合使用,以实现对IPv6地址的全面监测和管理,最小化成本投入并降低负面影响。
连星科技是一家专业的IPv6产品和解决方案厂商,专注于打造智能、创新、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支撑平台。作为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的核心技术支撑方,连星科技长期投入于IPv6、安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,推出IPAM+地址管理平台产品,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IPv6地址管理解决方案。在“IPv6规模部署”战略引导下,连星科技将依托自身实践及技术积累,为更多行业客户提供IPv6融合解决方案,以“让IPv6代际升迁更简单”为公司核心使命,全面助力各行业IPv6规模部署应用及落地。